多源影视搜索
群:如需申请内外饰、车身、座椅、汽车电子、自动驾驶、智能汽车等专业群请添加GSAuto0001验证信息后要求进群。
征稿:关于智能汽车新材料、新工艺、新技术的文稿,请发送至gearshare@163.com
社群推荐:GSAuto联盟|座椅技术专家委员会招新了
热门推荐:
【智能座舱】特斯拉V11版仪表板设计改进
【智能座舱】被动安全系统产业链介绍
【智能座舱】一个中央处理器的智能驾驶以及座舱解决方案
【智能驾驶】驾驶域计算平台架构核心软件和底层硬件梳理
【汽车设计】汽车内外饰设计仪表板设计
【智能座舱】车载显示光学全贴合: OCA还是OCR?
【智能座舱】智能汽车副驾屏该怎么设计?
【智能座舱】智能座舱中的触摸交互与触觉反馈
【汽车电子】车规级安全芯片与芯片安全测试技术
【汽车电子】小鹏的自动驾驶XPILOT以及智能座舱Xmart OS
【汽车设计】汽车内外饰CMF设计趋势
【智能座舱】人机交互系统的中国速度
【智能驾驶】Cruise自动驾驶决策规划技术解析
【智能座舱】软件定义汽车: 高性能计算单元架构
【汽车设计】汽车内饰设计玩出新花样
重磅惊喜↓↓↓
《汽车性能集成开发》把握汽车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,基于自主研发多年成功实践,围绕汽车性能集成开发的逻辑主线,系统、全面地介绍了汽车性能开发领域的先进体系、流程、策略、应用场景及支撑平台等。本书在内容上呈现了汽车性能开发过程的全貌,突出了集成开发的理念。
这都2022年了,车机不如手机好用,还是广大车友无力吐槽的现实。
过去这几年,已经有不少车企尝试改变这种局面:
上汽和阿里合资成立了斑马网络。斑马已经推出了几代的车机操作系统,其中最知名的尝试是上汽、阿里、斑马三家联合打造的荣威RX5。因为搭载了斑马系统的车机体验不错,RX5曾经是自主品牌紧凑型SUV中的绝对爆款。
吉利成立了亿咖通科技,后者和吉利联合开发出GKUI、银河OS等系统。吉利的旗舰SUV 星越L就搭载了银河OS;还有吉利旗下高端品牌的第一款车——极氪001的车机软件也出自亿咖通之手。不过极氪001上市后,这套车机也是极氪车主吐槽最多的部分。类似地,比亚迪、长城等或内部自研或成立独立公司,也都开发了各自的车机OS或者智能座舱操作系统。
还有新势力们,蔚来、理想、小鹏的智能座舱系统自研程度极高,算是国内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车型里,车机体验最好的一批。
但总体来说,目前大部分车机距离“好用、智能”还差很远。
汽车厂商耕耘多年之后效果不佳,手机厂商进入汽车领域也许更有机会改变“车机难用落灰”的命运。在众多厂商里面,华为是最有希望、关注度极高的一支。
去年12月,华为发布了和金康赛力斯深度合作开发的的首款车,AITO 问界M5(简称“AITO M5”)。这款车从电驱系统、内饰到车机软件,都有很强的华为烙印。
3月初,AITO M5已经开始交付。目前在市面上的评价中,M5最受好评的部分就是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车机。
AITO M5车机
有人调侃AITO M5是买一个大平板送汽车,华为的销售也自诩这个车机是“宇宙最强车机”。
华为在汽车上还有巨大的抱负。鸿蒙操作系统上车之后,华为对汽车座舱的改变,可能是我们最快会看到影响的领域。
01
智能座舱操作系统:
中国未来可能就1 – 2个
“我认为智能座舱操作系统,未来中国一家就够了。手机市场那么大,一共就俩操作系统。”这是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OO王军在今年初接受采访时提到的观点,这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华为内部的判断。
华为车BU COO王军
虽然当前各个车企都倾向于独立开发各自的智能座舱操作系统,华为认为这种割裂的局面是难以长期维系的,最终还是会像手机市场一样趋于收敛。
为什么呢?少数统一的操作系统,会让开发者的效率更高,消费者能得到的应用体验也更好。
鸿蒙操作系统负责人王成录的观点是,面对两个以上的操作系统,平台的开发成本增加了,开发者的适配成本也增加,而消费者没有获得体验的增加。
其次,汽车的用户规模要比手机少一个数量级。在汽车上做应用开发,对开发者来说,生存难度更高。
2021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3.29亿部(Strategy Analytics数据),而中国汽车市场每年的新车销量在2000多万台,最大的单一汽车品牌年销量在200万台级别(一汽大众、一汽丰田、上汽大众等)。
如果各个厂商的智能座舱操作系统都是割裂的,那在百万台级别的规模上,培育出优秀繁荣的应用生态十分困难。
对此,华为的解决方案是开发一套操作系统,实现多设备的打通与协同,这套操作系统在车机端能有很好的体验,同时兼容手机端的应用,并开放给所有车企使用。
王军提出来,鸿蒙操作系统在车机上的装机量目标至少是千万台级别。
眼下,鸿蒙操作系统上车才刚刚起步,目前只有AITO M5、极狐阿尔法S两款车少量搭载。
他预计,“2023 – 2024年,会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阶段”。
02
鸿蒙操作系统起源
深入了解鸿蒙操作系统,要从华为的2012实验室说起。
2012实验室的名字来自2009年上映的灾难电影。据说任正非看完《2012》,认为未来信息爆炸会像数字洪水一样,华为要生存发展,就得造自己的“诺亚方舟”。
2011年,华为整合了旗下的研究机构,成立“2012实验室”。2012实验室包括华为中央研究院、中央软件院、中央硬件工程院、海思半导体等二级部门,也包括了其在各地的研究所。
据鸿蒙操作系统的牵头人王成录回忆,他在2012实验室旗下担任中央软件院总裁时就有研发操作系统的想法,这年刚好也是2012年。
鸿蒙操作系统负责人 王成录
随后几年,华为消费者业务增长迅速,王成录在2015年调任华为消费者BG。正因为华为的消费者业务增长迅速,内部对自研操作系统的需求更加强烈。一年后,在消费者BG软件部下的研究部,立项了分布式操作系统的研发项目。
2019年,美国商务部将华为加入实体清单,华为与谷歌的合作中断,华为手机自此无法更新谷歌开发的安卓系统,也无法使用谷歌的核心服务(GMS)。同年,鸿蒙操作系统发布。
作为鸿蒙操作系统的掌舵人,王录成分享过鸿蒙操作系统的诞生,要得益于华为的研发机制:
2012实验室作为研究机构,负责看未来5 – 10年的技术方向和趋势;
产品线的研究部,关注1 – 3年的技术趋势和技术落地;
产品开发部,聚焦未来1年的开发交付。
顺便说一句,华为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,实际上也是2012实验室的前沿布局。华为开始研究电动汽车,始于车联网实验室,也属于2012实验室。
03
分布式操作系统到底是什么?
鸿蒙的研发投入了多少人?据王成录回忆,2016年,在鸿蒙立项之初,华为消费者BG软件部的研究部总共才140人。到2021年,鸿蒙主要由华为EMUI团队来开发,整个团队约2000人。
不过据《财经》报道,如果加上鸿蒙相关的方舟编译器、HMS等技术与服务的开发团队,鸿蒙的相关研发团队达到8000人。
鸿蒙操作系统在开发过程中,拿出的第一版原型是一个实现多设备协同的分布式IoT操作系统。
2019年,鸿蒙被率先用于电视产品;随后,鸿蒙进入手表、车机以及华为最重要的业务——手机上。
就目前数量上来说,搭载鸿蒙系统的设备,手机占绝对多数。据王成录估算,到2021年底,鸿蒙手机约2亿台,其他设备总计3000万台。
作为一套从一开始就面向IoT开发的操作系统,鸿蒙从设计之初就要解决几个问题:
不同类型的设备之间打通。
鸿蒙是基于微内核开发的操作系统,可以在下至128KB、上至4GB以上的设备运行。基于同一套操作系统开发,开发者可以实现“一次开发,适配多种设备”。
多设备之间的协同。
华为研发了软总线技术,用无线连接的方式替代硬件连接。虽然是无线连接,但要实现与硬件连接同样的可靠性、稳定性和低时延。
这项技术带来了跨设备之间全新的体验:如果将一个设备看成是多个模组的组合,比如手机是摄像头、屏幕、扬声器等的组合,软总线将多个设备之间的不同模组随意组合。从应用的角度,手机可以调用车机屏幕来显示,车机也可以把任务丢给手机来展示。
回到汽车领域,鸿蒙操作系统带来的好处是:
鸿蒙座舱可以大量复用手机上的应用,即使完全没有针对鸿蒙做适配开发的安卓应用,也可以投屏到车机上,并且通过车机屏来操作。
在车内场景,手机、手表等设备可以很容易地与车辆进行交互,车机、手机等设备之间的内容、操作(如导航、音乐)可以方便地相互流转。
04
鸿蒙上车
宇宙最强车机
鸿蒙操作系统发布后,陆续有不少车型传闻要搭载鸿蒙。“绯闻中” 的合作包括奇瑞新能源的纯电车型S61,也就是后来的“大蚂蚁”,北汽的燃油车型魔方,以及吉利(未指明具体车型)。
如果加上华为已经深度合作的小康、长安以及广汽,基本上国内主要的传统车企都在考虑应用鸿蒙操作系统。
另一方面,真正搭载鸿蒙操作系统上市的车型,目前实际上还只有2款:一款是极狐的阿尔法S HI版,另一款则是AITO M5。真正大规模交付的车型,只有AITO M5一款。
AITO M5饱受赞誉的车机部分:
使用了一块15.6寸的大屏,屏幕为京东方供应并且专门定制的HDR屏;
车机的芯片模组采用海思的麒麟990A,这块芯片的算力是3.5TOPs,与高通8155 4 TOPs的算力大致相当;
操作系统采用了HarmonyOS-Automotive 鸿蒙车机OS。
从外观和质感上,华为将这块屏打造得与数码产品非常类似,比如使用屏占比超过90%的窄边屏。
软件界面上,特斯拉、小鹏、蔚来等的车机大屏,大部分应用都是自研的,大屏因此按照导航、音乐、驾驶信息等有限数量的少数应用来分配权重分割屏幕空间,通常主屏都是导航,底栏是音乐播放、空调控制等。
鸿蒙车机则采用了另一种方式:主屏是大面积的壁纸,底部有放置各种应用卡片的dock栏,dock栏之下的底栏则显示常用的空调等控制信息。主屏采用大面积的高清壁纸,更加充分展示出这块屏幕的效果;同时大面积的留白,也让用户有更多的空间去探索车载应用。
华为设计了3级的引入机制来丰富鸿蒙车机OS上的应用:
精品应用,针对车机做原生的开发,UI/UX深度适配,深度集成HMS-A核心能力;
生态应用,也就是手机/平板/智慧屏的应用可以继承上车;
长尾应用,可以用手机投屏在车机上操作的方式解决。
鸿蒙操作系统负责人王成录也提到,基本上应用市场下载量前200名的应用,华为都会一个个谈(开发鸿蒙原生应用)。
最后是利益分配,如果开发者能获得不错的回报,整个车机应用的丰富程度很快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。华为津津乐道的一个案例是,2021年,华为智能手表上的一个太空液晶主题表盘获得了超300万次的付费下载,开发者从这单个主题上获得分成超过1300万元。
背靠华为手机和多设备的生态,鸿蒙上车的进程才刚刚开始。
2019年之后,在实体清单的打压下,华为手机的销量这两年急剧下滑,核心原因在于芯片的供应。余承东等人今年也吹风,华为将在23 -24年解决芯片的供应。这个说法与王军的说法一致。
王军认为,到2023年,鸿蒙车机的产品会逐步成熟,应用也会逐渐完善;2023年,包括芯片在内的供应链也会得到解决。因此,2023 – 2024年,鸿蒙在汽车上也将走过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。
加入智享汽圈知识星球
加入请扫描以下二维码
↓↓↓
PS:加入《智享汽车圈知识星球》可获取1年内免费下载所有的报告,包括:智能驾驶、新能源、人工智能、零部件、共享出行及行业分析报告等,目前每周新增至少5篇行业报告,已累计发布1600+篇。欢迎加入,并获取收费资料分享群入群资格。
说明:来源XEV研究所,由干货小Q整理,转载请注明出处【智享汽车新材料】,如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您告知,我们将及时处理。如需申请内外饰、车身、座椅等专业群请添加GSAuto0001验证信息后要求进群。
好文回顾:
【设计】埃安LX PLUS技术解读
【智能座舱】2万字带你看懂什么是智能座舱
【智能网络】智能网联汽车架构、功能与应用关键技术
【智能座舱】浅谈智能座舱的“一芯多屏”
【汽车电子】一文了解汽车电子芯片产业链全景
【汽车设计】特斯拉一体压铸工艺也应用到后排座椅骨架上?
【汽车电子】未来汽车电子可能的变化?
【汽车电子】Tesla AI DAY 深度分析 硬核!EP1 Tesla Vision
【智能座舱】智能座舱设计发展趋势
【智能驾驶】浅谈自动驾驶关键技术
【智能驾驶】一文解析悠跑超级底盘&座舱
【汽车设计】一文汇总 CES 2022 展会看点
【汽车电子】汽车级MCU大战“一触即发”
【汽车电子】关于软件定义汽车的一些思考
【智能驾驶】自动驾驶2D视觉感知算法
【智能驾驶】APPLE CAR问世——面向未来的 360 度机动、自动驾驶
【智能驾驶】Level3及以上自动驾驶的汽车架构和开发模式变化
【汽车电子】浅谈车载镜头的“车规级”性能需求
【智能驾驶】从2022 CES 看Mobileye 自动驾驶产品技术以及战略(谁说算力是唯一标准)
【智能网联】一文看懂车联网行业
【汽车电子】除了照明,氛围灯都有哪些新功能?
【汽车内外饰】乘用车仪表台设计开发思路
【汽车电子】AR-HUD是未来发展趋势吗?
【汽车电子】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的演进
【汽车设计】一文了解2021年度概念车设计
【智能驾驶】Cruise自动驾驶决策规划技术解析
【汽车设计】车灯造型设计集锦
【智能驾驶】智能自动驾驶六大主流车载芯片及其方案
【汽车设计】汽车整车总体(布置)设计工作内容
【汽车设计】CES 2022 | 前瞻科技助力出行新趋势
【汽车电子】一文了解车载摄像头创新应用-电子后视镜CMS
【智能座舱】汽车智能座舱的下一个十年
【汽车设计】汽车内饰触摸交互新概念
【汽车设计】继平台后,模块化底盘会否成为主流?
【汽车设计】特斯拉FSD车端感知解析
【汽车设计】未来智能充电发展趋势
【汽车设计】汽车内饰真木工艺及其发展趋势
【汽车电子】SOA架构与传统EEA在开发流程、方法上有哪些区别
【汽车电子】车规级计算芯片行业研究报告
【汽车设计】2021年度概念车设计,你最期待哪一款?
【汽车电子】大众通往VW.OS的三步电子架构以及其MEB ID系列智能化不满意的背后
【汽车设计】汽车中的CMF设计流程与工作内容
【智能驾驶】ADAS以及自动驾驶市场趋势
【智能驾驶】一文了解APA自动泊车
【汽车设计】乘用车仪表台设计开发思路
【汽车电子】车载计算平台大盘点
【汽车电子】大众MEB的域控制器-ICAS
【汽车电子】总说缺“芯”,你知道一辆汽车到底需要多少芯片吗?
【汽车电子】汽车整车OTA升级篇之 uboot介绍
【智能驾驶】激光雷达和相机感知融合简介
【汽车设计】滑板底盘技术一览
【智能座舱】硬件与软件:躯体与灵魂
【汽车电子与软件】SOA 开发流程实战
【汽车电子与软件】大众MEB 电子电器架构
【汽车电子与软件】域控制器的分类:经典的五域划分
【汽车安全】全球主流鞭打试验 对比解读
【智能驾驶】ADAS以及自动驾驶市场趋势
【智能驾驶】详解激光雷达目标检测的3种方法
【汽车电子】数字后视镜或将成为未来汽车标配
【智能驾驶】自动泊车技术分析
【智能驾驶】2万字带你看懂什么是智能座舱
【汽车电子与软件】万字长文带你了解汽车软件行业
【汽车电子与软件】电子后视镜CMS摄像头生产设计指南
【智能驾驶】现代汽车的2025电气化,智能驾驶战略
【智能驾驶】谈谈对自动驾驶感知开发理解
【汽车设计】别人家的作品 — 汽车HMI设计盘点
【智能驾驶】自动驾驶中的9种传感器融合算法介绍
【智能座舱】智能座舱 — 数字多屏化设计
【智能驾驶】激光雷达在ADAS测试中的应用与方案
【智能座舱】三万字带你读懂智能座舱

免费投稿请发送邮件到:gearshare@163.com
(欢迎行业内人士踊跃投稿,将你们的文章分享给大家)
▼加入智享汽车圈知识星球,获取汽车行业海量干货
苹果cms切片软件